原来夫妻聊天,才是让孩子“听话”的法宝
最近发现,孩子其实无时无刻不在偷听父母聊天,而且这是他们“最能把话听进去”的时候。
(相关资料图)
有位博主说,老公经常出差,有天就问她要不要带上娃一起去。她说,自己第一次坐飞机就晕吐了,怕孩子也会晕机。
就是这样一句话被儿子偷听了去,并且深信自己坐飞机就会吐。之后每次问他要不要一起去坐飞机,他都回答:坐飞机要吐的。这让我想起了曾仕强老师曾说过:
“教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夫妻聊天,而不是直接教他,很多时候人就是不相信直接跟他说的话,道听途说来的反而深信不疑,孩子亦如此。”
“偷听”大人讲话,是每个孩子的天性,而父母日常的聊天内容,就是孩子效仿和学习的对象。
教育孩子,与其费劲心思地讲道理,不如把沟通的对象转向伴侣,把教育融入到夫妻闲聊的内容里。
因为你们如何说话,怎么聊天,足以影响孩子的一生。
父母聊什么孩子就会习得什么现在的孩子,观察、感受、思考能力超出我们的想象。很小的孩子,就可以敏锐地捕捉到父母的表情、情绪,感受到父母关系的好坏。
如果父母经常吵架、互相埋怨,孩子内心会充满恐惧,缺乏安全感,而且未来在与他人相处时,也很难关爱他人。
在《少年说》的某期节目中,一个名叫王赠禄的男孩在天台上吐槽父母:
“我希望你们以后不要再冷战了,我夹在中间特别像一个夹心饼干。”
说着说着,他忍不住哭了出来,台下的很多孩子也默默落泪。
相反,当父母在孩子面前进行轻松而愉快的对话时,孩子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和谐,有助于帮孩子建立更亲密的家庭关系。
比如,丈夫说:“今天好累啊”,妻子听见了,回应丈夫,“是不是今天工作任务加重了,我先给你准备热水先泡个脚”。
又比如,妻子说,“老公我这件衣服怎么样?”,丈夫说,“你的审美我放心,这件衣服适合我们周末出行穿”。
耳濡目染下,孩子会自然而然地学会正确而有效的沟通方式,对于爱、尊重、体贴等词的理解也会逐渐具体化。
从父母相处中孩子学会如何与人相处,这也是孩子未来人际关系的基础。
作家、中国家文化研究学者康华兰,曾分享过这样一段话:
夫妻在家中谈话的点点滴滴都会在孩子心中留下印记,父母之间对话的内容,决定着孩子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。
你说的每句话,孩子都竖着耳朵在听,并且会逐步纳入到自己的为人处世里。
知乎上有个话题:父母是如何潜移默化影响你的?
里面有一位网友现身说法。
有一次放学回家,偶然间听到父母的谈话。
说是自家的牛肉生意不景气,遭到同行的挤压,导致顾客大量流失。
后来经人打听,发现是菜市场里其他几个商贩都在牛肉里注水,以此降低价格来吸引顾客。
他原以为父母会跟风操作,以次充好,没想到他们却说:
“做人要厚道,不能昧良心。你昧了良心,丢了人品,就算现在得了利,路也走不长远。”
“是啊,咱们还是得踏踏实实地来,做生意永远是诚信第一。”
后来,周围菜市场里的商贩换了好几拨,但自家生意永远都是最红火的。
他说爸妈虽不是什么厉害人物,小时候忙于生计,也很少管他,但平时旁听父母的聊天内容,就已经学会了如何做人、做事。
孩子是父母的影子,你们说什么,孩子就会习得什么。
想让孩子成为一个真诚直率、表里如一的人,父母就要戒掉说三道四、口无遮拦的毛病。
想让孩子彬彬有礼,父母在日常交流中就要谨言慎行,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。
因为你的一言一行,都在塑造着孩子的人品。
巧妙利用夫妻对话
影响孩子自己改变
教育,有时候不需要直接对准孩子,你们在家闲聊的样子,就已经定格了他们的人生。
网上看到一对父母的教育方式,很值得借鉴。
他们因孩子不想吃饭、吃完饭又不收拾碗筷的问题而郁闷。以前 尝试过先劝后威胁的方式,但每次都闹得不愉快。
于是爸爸就跟妈妈商量,用对话的方法来试试,爸爸在饭桌上给妈妈讲自己小时候不爱吃饭的事,自己不听话的时候,父母又是怎么收拾他的,他又是如何改正的。
他把道理和方法蹂进吃饭这个事中,形象生动,这时候孩子在旁边看似无意,其实句句都在听。不一会功夫,孩子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,吃完饭还默默地把碗筷收拾的干干净净,慢慢地孩子就改正了这些坏习惯。
这位爸爸分享道,“我们都不曾真正地说服过任何人,包括我们的孩子,能被说服的人,都是自己内心说服了自己。
我们能做的只有通过自己的言行,间接激发出他们内心的真善美,然后驱动自己做出改变。”
✅想要孩子做到吃饭不看手机
爸爸假装吃饭看手机,妈妈可以小声提醒他:“吃饭不要看手机啦,会影响消化的,不差这么点时间”,然后爸爸再很配合地关手机。
之后孩子就会学到,吃饭的时候不看手机或者电视。✅想要孩子收拾满地的玩具
妈妈和爸爸偷偷讨论,爸爸假装说:“唉,你儿子的玩具到处都是,你要不要帮他收好。”
妈妈回:“不用,自己的事情自己做,儿子玩够了就会自己收好的,上次我就看他自己收好了,咱们儿子其实很爱整洁,很有条理的。”过了一会儿,孩子就会主动提出:“妈妈,你不要动我的玩具,我要自己收拾。”
✅想让孩子不主动惹事、打架
爸爸可以说:“今天有位同事因打架被开除了,其实只是一件小事,好好沟通的话,根本没什么,如今这样好可惜。”
妈妈紧接着附合:“是啊,遇事采取武力是最低级最愚蠢的方式,最后事情没解决好,还惹一堆大麻烦。
好好说话,以理服人,才是一个有素质的人,也是解决问题、赢得尊重的根本之道。”
孩子听后就会知道,打架很不文明,而且还会惹下麻烦。
当父母发现孩子做错了事情时,可以通过夫妻聊天的方式,以温和的语气和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,指出问题所在,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建议。
用各种道理,或是打骂来强压孩子服从,往往效果甚微,把夫妻间的聊天内容在不经意间转化成育儿的主题,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夫妻之间的聊天不仅是教育的途径,也是情感的表达。
无论发生什么,都要记得温柔地好好沟通。
父母性情温和,家庭幸福安宁,孩子才更容易成为一个情绪稳定、有温度的人。
无形胜有形的教育,会比生硬地讲道理更具说服力和吸引力。
关键词: